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思政课是讲道理的课程,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魅力、实践伟力、时代活力。
讲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魅力
“回到马克思”,探求本源学理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特别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同时,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学理性,承担着形塑学生理性思维和价值立场的职责。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讲深讲彻底的前提,绕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源脉的探索。教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看家本领”,着力夯实学理性支撑,带领学生“回到马克思”,学原著、悟原理,避免空洞的宣讲说教。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耕细作、熟读精思、学深悟透,讲清楚“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义,真正做到“知其然”。
“回溯马克思”,厘清逻辑懂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对一事一物的认识,而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具有严密的逻辑和自洽的科学体系。思政课讲深讲彻底的重点,在于根据内在机理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体系。剖析当前部分课程受诟病原因,在于一些教师的讲授呈现出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样态,看似在说理,实则零散凌乱,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学得囫囵吞枣,自然难以信服。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引导学生抓住理论关键、阐明内在联系,理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解释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壮大的必然性,深刻阐释“为什么”,帮助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
“回应马克思”,结合实践用理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解释世界,更是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思政课讲深讲彻底的关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并解决问题。面对百年变局下不同社会思潮的暗流涌动,学生难免产生各种思想困惑与生活迷茫,这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教师不仅要坚持正本清源,讲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更要激浊扬清,及时批判错误言论,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体会马克思主义是“行在实处”,提升思想政治上的获得感。通过探讨明晰“怎么办”,帮助学生善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真正做到“知所以必然”。
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实践伟力
讲透谋大局,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把自身的历史使命和世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而奋斗。思政课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要关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胸怀天下,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制高点出发,提出的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中国方案。讲透“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战略思想,有力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应对国际风险挑战、促进共建美好世界。通过科学回答在世界大变局中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帮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人类社会发展层面的深远引领力。
讲透应变局,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五百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不断被认识、被深化的过程。思政课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应当立足实际,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透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讲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为中国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讲透新发展理念和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续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彰显了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帮助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在社会主义建设层面的现实解释力。
讲透开新局,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是被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完全正确的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思政课讲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应当以全新的视野,着眼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要讲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讲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抓住了人心向背,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讲透在“民主监督”之后,“自我革命”这一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始终保持蓬勃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通过讲透党在创造性实践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发展历程,帮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真理在共产党执政层面的革命锻造力。
讲活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彰显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时代活力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今天的大学生是网络的原住民,其认识特点、话语方式具有明显的网络烙印,对网络有极高的依赖性。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政课讲活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必须推动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增强理论的吸引力。一方面,更新教学手段,探索引入AR、VR 等新媒体技术,跨越时空的局限,打破语言的单调,弥补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将教学情景鲜活、直观、形象地展示到学生眼前。另一方面,拓展教学边界,运用慕课、微课、微电影、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立体化全方位呈现,让新媒体新技术为思政课赋能,让学生听得见马克思主义真理。
权威与平实相结合。教育所能达到的高度取决于它被一定的话语形式陶铸的程度,一味追求抽象理论的“概念”和课堂繁荣的“笑场”都是不可取的。思政课讲活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必须把握权威与平实的有机统一,增强理论的亲和力。要结合中国化风格和时代化特征,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说教方式,善于运用当代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平实语言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严谨逻辑、权威内容与深刻道理,适当运用网言网语准确生动地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做好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化阐释。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道而不说教的话语,引发情感共鸣,让学生愿意听马克思主义真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讲活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链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要延展授课思路,寓理于情,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涌现的典型人物、感人事迹转化为鲜活素材,用摆事实的方式阐释马克思主义真理,滋养学生的情感认同。要拓宽教育渠道,关注时代、服务大局,走出“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充分用好红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带领学生深入群众做好志愿服务和理论宣讲,在实践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通过躬身践行,感应时代脉搏,让学生听得懂马克思主义真理。
(作者分别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员 袁田田) 【编辑:房家梁】
中新网泸州11月29日电 (记者 王鹏)四川省泸州市纳溪长江大桥29日建成,将于当日24时正式通车。
纳溪长江大桥全长1545米,宽30.5米,由蜀道集团下属四川路桥大桥工程分公司承建,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起于泸州市纳溪区麒祥路与疏港路交汇处,止于长江北岸江阳区方山镇白塔村,总投资6.88亿元。
11月29日,四川泸州纳溪长江大桥建成。邓波 摄
据了解,纳溪长江大桥的建成将有效连接泸州市纳溪区和江阳区,撤销连千子、磨盘滩、金海滩3座渡口,彻底消除渡运安全隐患,惠及群众近35万人,两岸群众往来将由之前公交绕行2小时缩短至步行10分钟。
当日12时,纳溪长江大桥正式开放“踩桥”,两岸数万群众走上崭新的大桥进行庆祝活动。家住桥头的白塔村村民刘开群背着一篓新鲜蔬菜,向对岸的纳溪区走去。“以前我去卖菜,要绕路走两个小时,以后走路十多分钟就到了。”她激动地说。
11月29日,四川泸州纳溪长江大桥建成,图为当地群众“踩桥”。邓波 摄
泸州地处长江上游,拥有长江、沱江、赤水河三大河流及14条小河流和近20座水库、湖泊,通航水域926余公里,水路水运发达,渡口码头众多,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多、压力大。
为彻底改变江河渡运安全被动局面,彻底消除渡运安全隐患,保障民众安全出行,近年来泸州市率先在四川省开展渡改桥试点示范工程,计划总投资64.53亿元建设49座渡改桥梁(长江7座、沱江2座、赤水河17座、其它河流湖泊23座),建成后将全面撤销江河渡口154个。截至目前,泸州市渡改桥项目累计已建成桥梁38座、在建桥梁共4座、开展前期工作7座。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大力推进渡口改公路桥专项工程建设,累计建成560余座渡改公路桥项目,还有部分项目由于建设规模较大,正加快推进,预计明年将基本消除跨江河一、二类渡口渡运安全隐患,群众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
当日,国道353线(方山至江北段)也建成通车,与纳溪长江大桥一起,共同将所在区域内东西向的国省干线公路有效串联形成过江环线,将助推四川与重庆毗邻地区路网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完)
联系人:天天中彩票在线登录入口
手机:19100393173
电话:0915-29183863
邮箱:29183863@tom.com
地址: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龙王镇